百万“红马甲”扮靓志愿者之城

2018-11-12 15:27:46    编辑:1管理员2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慕冰

11月的深圳会展中心,各类赛会展会琳琅满目。热火朝天的场馆内,穆雄森正在主馆西门外引导会场秩序,协调车辆进出。

这位70多岁的志愿者,是一名做了十几年义工的“红马甲”。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痕迹,但并未侵蚀他志愿服务的热情。十几年来,高交会、文博会……各类展会中,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每年,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展览约100场,会议活动1800多场。各种展商、活动方“你方唱罢我登场”,印着“深圳义工”的“红马甲”们却始终活跃在馆内外各个场所。

从一根热线电话到志愿服务向专业化、国际化跨越,100多万注册志愿者见证了城市文明发展的进程,也大力助推着深圳志愿者之城建设。

“深圳义工”进入3.0发展阶段

“早在2007年,义工们就已经在服务高交会了,只是那时候大家在场馆外提供志愿服务,吃饭都是在桥洞底下。”市义工联赛会展会组大组长汪克莉回忆,2009年成立赛会展会组后,第十一届高交会上,53名义工第一次被允许进入馆内,都很兴奋。但由于馆内外温差大,好几个义工感冒发烧,但他们工作热情不减,打完吊针后立刻回到工作岗位上。

“随着深圳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国内外展会越来越多,成立专门服务赛会和展会的志愿服务组很有必要。”团市委志愿者部部长李琼说,目前,整个赛会展会组的人数达7000多人,每年服务书博会、慈展会、航天展等大型活动10-15个。

改革创新是深圳经济特区的特质,“深圳义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深圳义工”发展的1.0阶段即起步阶段,深圳义工最显著的特征是社会化、项目化、活动型。2011年,“深圳义工”开启2.0阶段,通过努力实现了“立法+制度”的“1+12”管理模式,“1”即《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立法,“12”即招募、培训、岗位服务、日常行为规范等12项制度。

目前,“深圳义工”进入3.0发展阶段,以制度化、专业化为引领,推动志愿服务从提供社会服务,向参与社会治理、凝聚社会共识跨越。

过年U站不打烊

为迎接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而成立的志愿服务特色U站,是城市志愿服务的载体、市民参与社会管理和社区服务的平台,也是深圳“志愿者之城”的重要标识。

坐落在深南大道上的荔枝公园U站,是这座城市“窗口中的窗口”。“我每周在这待两天。”站长蔡健妮笑着说,过年过节的时候,很多外地义工要回家,于是家在本地的她只在大年三十回家做一顿年夜饭,就又回到工作岗位,让U站真正做到了过年“不打烊”。

作为“志愿者之城”的重要标识的U站创新连锁运营模式,从最初的城市志愿服务U站,裂变为医疗健康U站、政务服务U站、文明旅游U站、生态环保U站等,U站实行365天不打烊运行,创造了大批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岗位,满足了源源不断的注册义工需求。

更多专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

骑行近20年的欧阳煦是罗湖区绿色出行志愿者协会的一名义工。“我现在每天坚持绿道晨骑、夜骑和绿道U站值班来服务市民,每周组织‘垃圾不落地’等文明劝导活动。” 欧阳煦说。

专业志愿服务不仅仅出现在河边溪道,还组建专业队伍联合交通义警,创新地参与交通综合整治;培育专业的地质灾害救援、消防应急等队伍,深度参与城市公共安全和平安创建……一步一步,团市委不断努力吸引更多专业力量加入志愿者社会治理体系。

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已逾158万,比2011年翻了两番,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达到13%,位居全国前列。共开展志愿服务项目67万项,共有460万人次志愿者报名参与服务。此外,在市义工联登记备案的志愿服务组织有1.1万家。同时,团市委带领全市各级团组织在医疗救护、护河治水、垃圾分类、海洋保护、法律援助、科普教育等19个领域组建1022支专业志愿服务队,进一步规范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完善志愿者社会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