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青春力量 服务城市发展

2016-12-28 12:31:46    编辑:组织与宣传部

   

    全市人口平均年龄30岁左右,去年引进的近14万毕业生和在职人才,平均年龄更是只有26.7岁!深圳,为什么能成为全国青年趋之若鹜的热土?为什么能让这么多年轻人心甘情愿在此安营扎寨,挥洒青春?秘诀就在于一句话,“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

   深圳共青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关于群团工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一基本要求,坚持以青年需求为导向,以党政中心为主线,以桥梁纽带为依托,以团的建设为保障,着力打造“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在改革创新中推动共青团和青少年事业不断前进。

  “凝聚青年”

   让年轻人更多“遇见”共青团

   共青团是青年最熟悉最可信赖的力量。深圳共青团按照“线上连接、线下聚拢、项目吸引”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O 2O链接+项目支撑”的青少年联系服务体系。

   深圳共青团搭建了共青团的新媒体工作集群,有面向普通青年的“青年之声”、面向团员青年的“深圳共青团”、面向志愿者的“志愿深圳”、面向创业青年的“鲲鹏汇”、面向深港青年的“深港青年汇”等新媒体平台,实现对不同青年群体的多重覆盖,吸引粉丝总数超过200万,打造深圳青年线上之“家”。同时,线下建设汇聚青年的实体阵地,222家“青春家园”青少年服务中心,让青年八小时工作时间外,多了交友学习的地方。全省第一家“青年社会组织总部”和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联系凝聚259家青年社会组织,实现对社会领域青年的“再组织化”覆盖和聚拢。

   当前,深圳共青团正着力建设青少年事务社工学院,凝聚100多个社工机构和1350名青少年事务社工,既供应“产品”,也提供“服务员”,打造一系列直接解决青年痛点的服务项目。如助力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展翅计划”,每年提供2000个以上实习见习岗位;支持新生代产业工人在职学历教育的“圆梦计划”,累计帮助1万名青工实现“大学梦”;服务外来青工春运返乡的“易起回家”项目,每年上万人受益,今年预计提供3.7万张春运火车票。

   “服务大局”

   为“青春之城”贡献青春力量

   深圳共青团始终聚焦党委政府所想、青年群众所需、市场解决不好的领域,重点在青年就业创业、深港青年交流、扶贫攻坚、志愿服务等四个方面发挥生力军作用。

   再现“孔雀东南飞”

   “引、育、聚”打造青年人才服务链

   赵鑫是一名大学应届毕业生,初出校园的他踏足深圳时,他很庆幸在福田“青年驿站”度过了难忘的7天。在这里,赵鑫不仅与来自天南海北的室友们一起经历了找工作最困难的时期,还在青年驿站的帮助下面试了近10家企业,最后成功拿到了其中一家单位提供的考核期。深圳共青团“青年驿站”项目,努力为大学生来深就业创业解决第一站落脚服务。除了可以让应届毕业生免费拎包入住7天外,青年驿站还提供就业帮助,如与人力资源局合作向入住青年发送招聘信息,组织企业开通“就业直通车”上门招聘等。目前,深圳共青团已经在全市建立起涵盖7个区的8个青年驿站,提供230张床位,服务来深大学生7209人次,入住驿站的毕业生70%以上都成功实现了就业。

   深圳共青团还推出一系列“育才”措施:组织青年创业项目参与全国“双创周”展示,举办中国青年创新创业论坛等。还推出“鲲鹏汇”青年创业服务平台,整合腾讯、京东、百度等125家专业机构的提供相应资源,为2万多人次创业青年提供服务。打造“青年创业大道”、国际大学生创新驿站、国际青年创新创业园(筹)等阵地,让青年创新创业如鱼得水。

   “深港同根心连心”

   以“三三三”模式促进青年交流

   多年来,深圳共青团探索出“三三三”工作模式,即针对学生、创新创业青年和祖籍在深的香港青年三个重点群体,就他们的学业、就业、创业需求开展服务,同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香港青年对国情、民情、商情的了解。如今,深港青年风尚季、深港青年创新创业节、“龙腾中华”火车专列等文化交流活动,已经在香港的青少年群体中传播开来。“香港大学生内地暑期实习计划”连续五年开展,每年为香港14所高校的大学生每年提供500个优质实习岗位。由深圳青联、前海管理局、香港青年协会共同打造的前海深港青年创新创业梦工场,是团中央授予的全国首个“青年创新创业跨境合作示范区”,已成功孵化77个创业团队,其中来自港澳和国际的团队24个。

   “在最需要的地方闪光”

   “四位一体”推进青春扶贫行动

   深圳共青团号召全市团员青年积极参与扶贫攻坚,逐步构建出产业、人才、文化、公益“四位一体”的帮扶格局。仅2016年,就组织十余批深圳青年领军企业前往对口帮扶地区开展产业项目对接;“领头雁”计划全年已在河源、汕尾市分别培育200名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组织六批400名少数民族青少年来深参加深喀学生“手拉手”夏令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深圳共青团创新性地联合公益社会组织黑土麦田推出“乡村创客计划”,招募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河源贫困乡村三乐村开展1-2年的带薪服务,负责推进创业帮扶、农村电商、民生改善等扶贫项目,探索出了“团组织+社会组织”的扶贫新模式。首批招募的2名大学生分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目前已在当地合作推广百香果、灵芝两个种植项目,均已注册合作社,近期还将开展土地流转等事宜。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志愿者之城2.0建设全速前进

   1990年,在团市委的发起下,全国第一个志愿者组织深圳市义工联成立。26年来,在各级共青团组织的服务和引导下,全市目前实名注册志愿者达到130万,志愿服务组织超过11000个。

   深圳共青团正积极构建“一个引领、两个平台、三项功能、四类群体”的志愿者之城建设2.0工作体系。在线下,建成城市、社区、行业等标准化志愿服务U站315个,形成志愿服务U站品牌系列。在线上,建成“智慧型”志愿者之城信息平台,并在全国率先同时在“腾讯微信”“阿里支付宝”开通志愿服务端口,日均在线可供市民选择的志愿服务项目达3200个。例如,推动在医疗卫生领域实现健康U站对市属医院全覆盖,在文明旅游领域率先试点组建“旅游义工”,助力深圳获评首个“全国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示范市”。

   在深圳志愿者的队伍构成中,来深就业青年55.9万,占全体志愿者的43%,在校学生19.5万,占全体15%。这些数据说明,青年群体正在以其实际行动践行“来了就是深圳人”,他们在这片热土实现自我梦想的同时,也给深圳回馈着最大的善意。

  “当好桥梁”

   努力做青年与各方的“超级联系人”

   深圳共青团一端联系各界青年,一端对接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等,让青年与深圳“零距离”。在今年10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大学生深圳行活动中,共有全国200多所高校、1162名高校学生报名参加活动。最终,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52名学生脱颖而出,来到实地参访名企、参加双选会、举办“青年人才引进与城市发展论坛”等,全方位地了解深圳、感受深圳文化氛围和就业创业环境。深圳共青团这座桥梁,给了他们通往深圳的平台。

   另一方面,深圳共青团也搭建在校学生走出校园的桥梁。红领巾议事团,就是这样一个平台,下设队长学校、少年传媒院、少年科学院、少年警队等9大专业分部,与广电集团、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深圳警队等专业机构结对,以公益方式支持开设各类体验教育与实践活动,探索少先队员培养社会化模式。

  “从严治团”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

   未来,深圳共青团将着力将自身打造成为青年干部服务群众的工作平台,让各级团组织更有活力。

   针对市委和上级团组织部署的重要任务,深圳共青团组建若干工作组并实行项目化管理,作为部门分工机制的重要补充,形成“固定部门+项目组”、“团干部+社工+志愿者”的工作模式。“机关变小了,事业却更大了,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参与到青年工作体系中来,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是很多团干的切身体会,“多路径”拓宽干部来源,积极推进团干部“专、兼、挂”,向所有对青年工作有热情、有经验、有专业能力的青年人敞开大门,把团的岗位作为干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平台。当你需要的时候,我都在。今年以来,深圳共青团实施‘1+100’直接联系青年(每名团干部联系100名普通青年)、‘4+1’下沉基层(团干部每周在机关工作4天、在基层工作1天)等制度,让团干和青年走得更近,让共青团的服务项目更加务实有效。